茅台回应潘长江卖酒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守护品牌声誉
1、潘长江涉虚假宣传卖茅台,记者回应:有实锤。在直播中卖酒,潘长江被指涉嫌虚假宣传。报道指出,潘长江曾在直播中声称与茅台公司董事长认识十几年,并称昨晚将其灌醉后获得定价权,引发舆论关注。对此,茅台公司回应称宣传不属实,潘长江并未与公司有合作。茅台否认潘长江获得定价权。
2、近期,潘长江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宣传销售茅台酒,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茅台公司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发现潘长江销售的茅台酒存在质量问题,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茅台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要求潘长江停止销售,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潘长江卖酒自称灌醉茅台公司董事长拿到便宜酒,茅台方则回应:与潘没有合作,其在直播间有关宣传不属实。这一场卖酒闹剧就此收场。
茅台集团与党酒什么关系
假的,贵州茅台官方微博发布过辟谣消息,微博如下:郑重声明4月25日,声明人通过网络监测发现,有关人员通过H5发布邀请函,声称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贵州茅台酒党酒”,并公开选拔全国城市合伙人。
突发!贵州茅台、山西汾酒董事长双双收到监管函,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月31日,上交所连续发布两份监管函,对贵州茅台(60051SH)董事长高卫东和山西汾酒 (60080SH)董事长李秋喜均实行监管关注。缘于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在今年的年度经销商大会上出言不慎,导致通过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对外发布涉及公司经营的重要信息,其公布的预测数据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和影响投资者决策。
月4日晚间,继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信披违规后,五粮液和酒鬼酒也分别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与监管函,深交所称,两家公司均涉嫌通过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对外发布涉及公司经营的重要信息。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酒鬼酒、山西汾酒等四家企业,分别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函和监管函。
茅台塑化剂事件
在2012年12月12日的茅台塑化剂风波媒体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卫生学院的李可基教授发表观点,强调塑化剂的有害性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他指出,卫生部关于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DEHP最大残留量为5mg/kg的规定存在科学上的局限性,认为这种一刀切的限制方式并不科学。
月12日,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媒体见面会,澄清塑化剂问题。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权威质检部门的检测,茅台酒并未超标,且省级质监部门专项检查未发现人为非法添加行为。董事长袁仁国强调,塑化剂事件并未影响茅台的生产和市场表现,产品销售稳定。
近期,一篇来自博客“水晶皇”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博主在其博客上公开了对茅台酒进行检测的结果。据报告显示,这款享有全球声誉的茅台酒中被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塑化剂的一种)的含量达到了3毫克每升,这一数值比中国酒业协会之前引用的国家标准高出120%。
近期,一场围绕白酒行业的风波因神秘投资人“水晶皇”的介入而升级。茅台酒塑化剂事件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质疑。一些人怀疑“水晶皇”可能利用这一事件来操纵股市以谋取私利,这种指控引发了公众的猜测和讨论。一些观点认为,水晶皇的行为涉嫌诋毁企业的商誉。
年12月12日,在举行的茅台塑化剂风波媒体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表示,塑化剂有害性没有得到验证。他认为,卫生部规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DEHP最大残留量为5mg/kg的相关文件,在科学上有局限性。